奇瑞、立讯精密搭台唱戏 意在苹果?

2月11日,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让股价涨到了每股45.8元,资本市场认为此举可以进一步打开其中长线的增长空间。

然而隔天,立讯精密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否定了“造车”的说法,而是协同奇瑞开拓另一个新产业——为别人造好车,即整车ODM模式,俗称“代工”。汽车分析师认为,更主要的是他们不想错过新能源汽车的时间窗口,因为这些消费电子厂商急需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对于奇瑞而言,这是一次新业务的拓展。合资公司代工业务的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国外传统品牌车企和国内SmartEV(智能电动车)品牌,目前已有明确的落地项目,大约在12-18个月陆续投产。

笃定“代工”模式,奇瑞很快就摆出了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姿态。不过业内对这种模式还存有一定质疑。

更主要的是,这种模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又会有哪些挑战?它的发展前景又在哪里?汽车分析师表示,虽然为苹果代工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最主要的。选择代工一方面可以缩短品牌客户在上市时间与产量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择高质量的客户去配合。

奇瑞在此之前已开始了自己的“代工”之路。去年6月份公布的一批新车申报信息中,奇鲁、瑞腾两个新面孔是由奇瑞新能源来代工生产。今年年初,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正在加快汽车产品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转化,并期待“代工”模式将是共享服务的实际落地。

所以这次合作也是以奇瑞为主导,立讯精密以协同的角色入局。选择代工确实是一种好的出路,而现在奇瑞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落地项目,集中在国外传统品牌车企和国内SmartEV(智能电动车)品牌上。但对于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来说,这种模式能否成为助推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据刘明表示,“代工模式在当前的汽车产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供给侧的持续发展,并与新兴汽车企业和品牌进行合作,共同学习创新。”刘明认为,对于奇瑞来说,“代工模式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产能。”此外,如果像苹果这样的高品质入局者选择让其代工,这将帮助代工企业在设计和技术方面得到提高。总之,代工模式对于供给侧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

曾经,无论是代工者还是被代工者,在汽车产业内都受到过严厉的嘲笑。即使现在很多人谈起“代工”时还是会产生怀疑。但是我们需要反思,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代工是无奈的选择吗?代工企业遭受质疑,而代工车企也有顾虑。

对于新兴汽车企业来说,代工模式确实有利于节省资金和减轻压力,从而让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放在研发和服务领域。此外,代工模式也能够加快投产交付速度。例如蔚来公司采用了与江淮汽车合作代工的方式生产,而该公司则专注于研发和服务领域,其他制造方面则主要由其合作企业来完成。部分新兴汽车企业,如小鹏汽车和威马汽车,对代工模式持保留态度,认为无法控制生产品质。

然而,长期以来,在汽车产业内质疑代工模式的声音更多地集中在需求侧,因为代工模式的兴起与新兴汽车企业的崛起有关,同时主机厂本身的业务发展也没有达到预期。但是,从供给侧来看,代工模式是否会对奇瑞和吉利等车企产生影响呢?这些车企选择代工模式时,旗下的品牌也在市场上运行着。如果它们为其他品牌代工,是否会与原有品牌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影响自身品牌的发展?

从短期来看,由于传统车企面临转型的压力,这也许不是大问题。但长远来看,代工车企必须考虑如何盘活代工业务,形成自身发展的长期资产。行业内也应该探索一种类似于消费电子行业的成熟、专业的代工模式。此外,在现阶段,真正意义上要加入代工业务的车企必须花费更多的投入,例如生产线改造和新工厂建设等。然而,汽车产业是否会出现像富士康这样的大型代工企业?这已经成为一个疑问。

2018年,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管理办法》,鼓励汽车研发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允许前者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同时,汽车行业出现了首次销量下滑,车企大力新建工厂扩展产能,产能过剩的现象初现。

代工模式对于汽车供给侧有许多好处,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合作学习。然而,代工企业和代工车企都面临各自的挑战。在长期发展中,代工车企需要探索如何盘活代工业务,形成自身发展的长期资产。同时,行业内也应该探索一种类似于消费电子行业的成熟、专业的代工模式。

近年来,汽车代工模式越来越受到厂商的重视和采用。一方面,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但又很难达到设备和资金的要求。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大量涌入,却缺乏生产资质和制造能力。因此,采用代工模式可以协调双方产能利用,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2021年6月,工信部表示,针对当下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深化汽车生产的“放、管、服”改革,有序放开代工生产,提高产业集中度,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目前,产能过剩依然是大部分厂商所面临的问题。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压力,促使厂商考虑制造资源的合理使用。吉利与富士康在线签署合作协议,有媒体报道称,吉利董事长对代工的态度很明确,并在追求实现这一目标的快速落地。

让研发等前端工作与生产制造实现分工合作,对行业是利好。随着汽车作为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设备,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机厂做“代工”。

然而,汽车代工的实施需要实践验证。许海东表示,汽车产业的流程复杂,标准也比较高,目前处在探索阶段。现阶段代工车企的门槛可能会越来越高,对于代工车企来说,短期内也许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最终目的只是利用有限的闲置资源获得最好的收益。

前几年,大多数代工厂都是一些处在垂死边缘的车企,缺少一定的竞争力。然而,随着吉利、奇瑞的入局,未来代工的标准也许会有所提高。刘明表示,代工最终的结果依然会向头部车企集中,毕竟新势力也需要保证质量。那些处于边缘的车企在代工模式真正到来时,可能依然无法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代工厂时代可能还会上演主机厂时代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