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02亿!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已连通全国

近日,有消息称中国电信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已拥有了先进的云网融合基础设施。

在实现京津冀区域网络全覆盖基础上,已与长三角、粤港澳和蒙贵等热点区域高速直达,端到端网络时延在10毫秒以下,满足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协同算力需求,实现了连通全国。

中国电信京津翼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内,是中国电信“2+4+31+X+O”布局的关键节点之一。该中心拥有强大的算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容纳约30万台数据服务器,提供约1.4万个机架的空间。

中国电信京津翼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的建设项目于2018年10月16日获得立项,当时天津市政府与中国电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该算力中心选址在天津武清。

2020年3月24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并于2021年6月底交付第一期机柜,创造了15个月交付的业界领先速度。

2019至2022年,京津冀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还连续四年被列为天津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据相关人士介绍,该智能算力中心投资10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12栋数据中心、3栋动力中心和1栋生产指挥调度中心,是中国电信投建的面积最大、投资强度最高的数据中心。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表示,2024年完成后,该算力中心将提供约4.2万个机架,并预计将吸引大约500亿元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

京津翼算力中心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5G基站的“零”能耗。随着我国于2020年9月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数据中心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优化能耗、推进绿色和低碳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京津冀算力中心采用240V高压直流供电技术,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与交流UPS系统相比,直流供电省去了电力损耗,无功率因数和谐波问题,降低了线损,节约了大量电能。

在京津冀算力中心中,采用了新一代分布式供电系统DPS。这一系统的核心特点是将传统的集中式UPS(不间断电源)进行了改进,将其分散部署到每个机架,并将锂电池放置于每个机架中。相比传统UPS电源所采用的铅酸电池,在相同容量的情况下,锂电池每月的维护耗电量仅为铅酸电池的1%。

通过采用这种新型供电系统,京津冀算力中心实现了多方面的优势。首先,锂电池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维护耗电量,从而节约了电力能源。其次,分散部署的UPS系统使得电力供应更为稳定可靠,减少了潜在的停机时间。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有效降低空调制冷功耗,进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京津冀算力中心采用的新一代分布式供电系统DPS为数据中心的运行提供了更可靠、高效的电力支持。通过锂电池和分散部署的UPS系统,该系统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提升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这一创新技术将为未来的数据中心设计和运维提供有益的借鉴。

京津冀算力中心在机房冷却技术上采用多种节能技术,以降低机房制冷功耗。其中包括DC舱节能技术、机房空调EC风机节能技术、蒸发冷却节能技术、重力型背板热管技术和冷冻水蓄冷节能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并行应用,京津冀算力中心有效地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此外,京津冀园区不仅在数据中心机房采用多种节能降碳技术,还在楼顶基站应用了多种零碳技术。通过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手段,并依托地理特点,实现了5G基站的“零”能耗。这些措施的采用进一步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为京津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天津市重点工程,京津冀算力中心的建成将大幅提升天津市通信基础设施能力、产业集聚效能和招商引资的竞争能力。